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动态与文件
更多>>
活动简介

       在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绿色低碳的建筑发展与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了广大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由此新型交叉学科——能源岩土工程应运而生。为推动学科与行业发展,开展学术研讨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2017年8月,第一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清华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全国5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工程单位的13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稿2017年第4期《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专刊;2019年9月,第二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河海大学召开,来自全国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工程单位的约15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并组稿2019年第39卷第4期《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专刊。两届研讨会对我国近年来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领域的应用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攻克能源岩土相关技术难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筹建能源岩土工程分会,将聚集国内优秀研究者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壮大能源岩土工程及相关方向的研究队伍。能源岩土工程分会前期依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工作组,为推动能源岩土工程广泛的学科交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前期工作。现拟于2021年12月,在深圳召开第三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就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做综述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交流最新的学术观点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新方法,以促进该领域的蓬勃发展。为了进一步扩大本次会议的学术影响范围,办成一届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强和规模大的盛会,本次会议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携手,共襄盛会!

组委会

顾问委员会

钱七虎、刘汉龙、陈志龙、高玉峰、吴宏伟、夏才初、朱合华、唐春安

学术委员会

主 席:陈湘生

委员(按拼音排序):白冰、包劲青、包小华、蔡国军、蔡国庆、车平、陈龙、陈瑞金、陈永贵、陈永辉、程晓辉、崔春义、崔宏志、戴国亮、党政、邓岳保、丁选明、杜丰雷、方鹏飞、费康、付丹、高磊、桂树强、郭红仙、侯鸿章、胡大伟、孔纲强、李驰、李顺群、李翔宇、李小春、李晓昭、刘恩龙、刘干斌、刘可为、柳建国、麻强、孟春昉、孟永东、年廷凯、裴华富、彭晋卿、蒲诃夫、任连伟、苏栋、唐世斌、王法承、王哲、王忠瑾、吴迪、吴杨、武科、武思宇、武亚军、肖衡林、熊勇林、胥蕊娜、徐明、徐湘田、许四法、许万强、闫振国、杨军、杨庆、杨涛、姚智全、由爽、游田、张丹、张国柱、张洪伟、张明义、张帅、张正威、张志超、赵志宏、周航、邹静

组织委员会

主席:陈湘生

执行主席:崔宏志

副主席:包小华、程晓辉、孔纲强

委员(按拼音排序):曹成勇、曹利强、曹香鹏、陈曦、陈洲泉、段华波、费建波、付艳斌、韩凯航、洪成雨、胡明伟、黄黆、黄文、黄依艺、姬凤玲、赖亚妮、林星涛、刘伟、庞小朝、彭远胜、沈翔、孙晓辉、王雪涛、夏长青、肖雄、熊昊、薛召杰、杨磊、赵千、赵德博、周鼎、周海洋、朱旻

秘书长:崔宏志(兼)

征稿信息

重要日期

2021-10-12
初稿截稿日期

延期一天

征稿范围

1、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包括能源桩、能源隧道、能源筏板、能源地下连续墙、能源竖井、以及大规模钻孔埋管等等)

2、极端温度地下工程(冻结法隧道、高温岩石隧道、热固结地基处理工法、桩身检测热工法,隧道过火后安全评价、机场跑道及公路桥面等防冻除冰技术)

3、高放射性核废料及CO2地质埋存

4、能源地下存储

5、可燃冰技术开采相关岩土工程

6、深层地热井与井筒结构技术

7、能源地下工程中的多场耦合岩土力学和孔隙介质传输力学

8、其他与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作者指南

1、优秀稿件推荐至《深圳大学学报》(正刊、EI检索)和《清华大学学报》(正刊、EI检索)。

2、优秀稿件推荐至《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专栏正刊、EI检索)发表。邮寄一份电子文本,论文中请务必注明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地址。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2月24日

    2021

    12月25日

    2021

  • 10月12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12月25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能源岩土工程分会(筹)
深圳大学
承办单位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