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探索大气光学特性及光传输物理在激光技术、大气探测和光学遥感等领域中的应用,探讨现代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空间探测和天文观测中的应用,推动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预定于2021年10月中旬在合肥市举办“第五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届时将聚齐国内本领域多位知名院士、领军专家团队与会作权威技术报告,为业内提供一个展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应用、探讨携手合作的开放的学术平台。诚挚欢迎本领域科研人员、企业届应用人士积极参加交流!
会议形式包括大会主旨报告、特邀专家报告、优秀口头宣讲、粘贴报告、软件应用培训、创新技术与产品展示,等。为鼓励大气光学与自适应光学领域的广大优秀青年学者,本届大会将开展优秀青年论文评选工作,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
大会主席:
姜文汉(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龚知本(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潘德炉(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
范国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刘泽金(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
共主席:
王英俭(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雨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赵剑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陈金宝(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
主席:
饶瑞中(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饶长辉(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许晓军(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
张 凯(中物院高能激光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共主席:
穆全全(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薛随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强希文(长春理工大学)
委员(音序):
薄 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蔡阳健(苏州大学)
陈卫标(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窦江培(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郭忠义(合肥工业大学)
黄 健(电子科技大学)
李发泉(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李新阳(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刘 东(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罗 涛(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马冬林(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宁 禹(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
宋 宏(浙江大学)
唐 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王小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魏 凯(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魏合理(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吴楚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习峰杰(国防科技大学)
鲜 浩(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向汝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姚永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袁仁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 彬(四川大学)
赵建林(西北工业大学)
朱文越(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组织委员会:
主席:
朱文越(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唐 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李新阳(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宁 禹(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
共主席:
关 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三研究所)
马冬林(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委员(音序):
陈 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康 丽(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王 静(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陈 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杨程亮(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分会一:大气光学
主席:
朱文越(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共主席:
袁仁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郭忠义(合肥工业大学)
赵建林(西北工业大学)
分会二:自适应光学
主席:
饶长辉(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共主席:
李新阳(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习峰杰(国防科技大学)
穆全全(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向汝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10月17日
2021
10月19日
2021
终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17年11月01日 中国
第三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2015年11月15日 中国 成都市
第二届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2013年11月01日 中国 合肥市
2013年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