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几篇英文,两篇投了会议,去年一个,今年一个。去年的那个收了文章,我也交了会议费,但是没有去参加。会议费大概2500的样子,开会地点在海南三亚,旅游地点定的好,但是确实感觉会议档次还有待提升,兴许在重点大学举办的会议更靠谱,但是好大学办会议的确实不多。这去年投稿,到现在去网上一查,发现自己的文章没有收录,当时为了混毕业临时赶急写的,当然自己都没上心,匆忙找老板报账交钱发了文章过去,结果最近四处检索,终于找到了这个会议的网络论文。
很可惜的是自己的论文其实是与该会议主题没多大关系,属于Other Topics这一类,自然感到悲剧,更何况与这个会议的联系人交流很费劲,网上就留了一个手机号码,而且人家很不耐烦,交了钱之后打电话基本上没人接。最后发现这个会议是Elsevier旗下的,进不了Web of Science的会议检索,EI也没有收录,而我的文章石沉海底,心里那个凉啊,现在没有对证了,还不知道哦怎么跟老板说这个事儿……中间就收到一份开会通知,没有提你的论文最后去向,大概目的是叫你去旅游吧,会议正式开始前的各种联系都是有去无回,这,怎么会是这样?!
细心一算,该期刊收了290篇文章(估计还有些交了钱没被在数据库中收录的,像我这样的不会只有我一个),会议费(实际上可以算是版面费)一项就至少70W,还不包括开会。各种不收录,会议网站当时的主页明明写的是EI和ISTP,到最后都没有了。由此感叹,办会议真的很赚钱哦,至少替外国人也赚了不少,呵呵。
第二次又投了会议,会议文章都是短篇,结果我将投SCI期刊被拒稿若干回的一篇投到这个会议上,因为看到广告说好文章可以推荐上SCI的special issues,后来查了查并自己判断这应该不是supplementary issues,两者还是有点差别的,关键是你所在的学校认不认了,还得看web of science收不收。我又一次异想天开,投吧。
结果到现在,都过了大半年了,什么初审通过了,一般会议论文是不需要初审的,初审的时候还附了版权转让书,让我感到有盼头。结果我脑袋一发热,把两篇长篇大论的英文投过去了。但是问题也来了,按说到现在会议开完了都有三个多月了,结果我的论文还没有任何消息。我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感觉还是不靠谱,中间隔两个星期就去邮件问一下,对方总是说让我再等几天,我中间还去了好几次电话,原来几天时间是这么长,早知道有这个时间我就可以去投很多期刊了,算个概率如果文章全部悲剧那也能收几个修改意见回来。哎,时间又过了,这么宝贵的,坐等空盼,心里面真不好受。
没办法啊,想了想,还得静下心来写SCI文章,这些途径不是我这样的学生能够取巧的,咱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哦,看到自己的师姐能借会议途径发了SCI,好歹我也不会很差吧,结果是东施效颦。
另外,这里谈谈个人的经验和教训。国内的会议办的太多,水分也在增大,投会议一定要慎重。如果学校不认会议的话,那投会议一点用都没有。这里的会议是指大部分所谓EI和ISTP(ISTP现在都换名称了,如果还有人跟你讲这个你就得慎之又慎)的普通会议。好的会议,特别是很多IEEE专题会议(有大来头的)和高档次前沿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议都会是很正规的,不是你发过去稿子人家看都不看就收(大牛除外)。
鉴于会议投稿几次悲剧,我总结出如下几点,供广大研友参考:
看会议官方网站的信息,主办方、参与者、会议组委会和主席名单,会议联络方式,会议信息是否在正规的会议信息发布网站和学术论坛里面发布过。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尽管大部分的会议口碑还是很好的,但难免还有人点子背碰到不靠谱的。如果主办方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学校或是一个协会,但是邀请的会议主席名头太大,动辄院士级别的,那就得注意了,挂名而已吧;要是是一个什么香港、台湾、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外的学会,听都没听过,查也查不到,那你也得注意。多的不去想,为啥某些地区或国外的学会在内地办会议,全一票都是中国人投。尤其要注意挂羊头卖狗肉的这种,至少存在几方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吧,还有的是纯粹外包给会务公司全权打理的。因为会议真的很赚钱呢,设想一下稍微有点规模的会议都能弄个上百万的毛进账(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毛收入)。
另外,为什么说联系方式重要,不能只留一个手机号码(固定电话都没有)吧?因为有些问题必须在电话说得清楚,无非钱是不是白交了?文章能不能上会议主办方所承诺的数据库?至于是不是真的愿意与会交流,那得看个人意愿和这个会议的真实档次是不是非常吸引人。我想很多会议之所以放在旅游城市或者大城市都是有原因的,更何况这些会议都不是在学校里面办,很多都是到很难好的酒店去办——兴许到很普通的酒店去办的会议,能碰上不少外国学者的还有点意思。
看会议投稿系统和流程。
某种意义上讲,投稿系统非常正规,甚至与期刊的投稿系统差不多的,相对会好些;那些发个邮件就OK的还是慎重为宜;如果需要预先投摘要的,个人觉得还算是靠谱点儿。你最好不厌其烦去试试,发个一两封邮件询问一些令人关注的问题,我想正规的会议主办方尽管很忙还是会给你满意的解答的,至少它要HOLD得住啊,不是那么遮遮掩掩的,而是愿意告诉你有用的准确地信息。反过来说,如果会议主办方愿意不胜其烦的做大量的工作,而不是很随便地对待愿意参会的学者和学生,再根据对已办过的这连续几届会议评价,那么分辨这种会议的水准了。
好的会议是有目的举办的,不仅仅为了打广告,发展旅游事业,挣点会务费。
说实话,只有专业办会议的通过走量的形式能够挣很多钱,一两个会议都是小钱,要知道外国数据库的门槛可贵呢,大部分就交给老外了吧,我想应该是这样的,除非哪天中国的引文数据库成为了地球上的No. 1,兴许老外就要换个思路了。可以说好的会议对参会者和不参会者都平等对待,这个得看个人经验和具体情况去鉴别了,如果有行业内的牛人好多个都去做主题演讲,那去参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不然就另当别论了,可能你是大牛要去给别人做主题演讲,呵呵。
以上说的都不是重点。最重要的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
用功写的论文花了时间的,就是跟没花太多时间和功夫写的论文不一样,好的论文其实不是写出来的,都是改出来的,新手的初稿嘛估计都不堪入目。我自己啥也不会,尽管被延期了,都快三十了,还在一个人瞎琢磨。估计还是太笨了,人家写第一篇就能中,结果我写了好几篇还没中过,又跑去写中文,倒是发现自己写得一发不可收拾,以前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展示出亮点,现在反过来了,这两个月像开了窍一般,能写,而且量足,积累了些经验,不过发SCI还是门外汉,除了有点笨以外,那还是自己有点笨了,工科学生做一些偏管理类的东西,缺少素材,又不知道怎么“忽悠”,会的方法真不多,搞个数学模型还只能弄最简单的,看一本书看好几个月才能琢磨点东西出来。
习惯了苦中有乐,有个大半年的时间浑浑噩噩,超级郁闷,找不着北,差点被老板踢出去滚蛋——到现在还有被滚蛋的危险。其实不管多么难,一定要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守,花80%以上的时间写作和修改,但用不到20%的时间完成投稿,一定要比花80%以上的时间投稿,但用不到20%的时间完成写作要强得多。与其羡慕那些运气比你好的人,不如花这些羡慕的功夫给自己打气,很多事情都是从难到易,如果开头很艰难,那后来肯定有戏,我很笨但是我情愿像阿甘学习,至少笨一点的人不浮躁。
本文来源于仪器信息网论文写作和投稿版主,ID:li8888lili8888